在檢驗檢疫行業中,進出口產品的種類繁多,涉及的領域也是多種多樣,對檢測人員的要求高,為保障進出口產品質量把關服務的有效進行,合理的使用儀器分析,科學有效的評估儀器分析,都要求在儀器的檢出限等各項指標上有個清晰完整的認識。為理清在檢出限概念和層次上的認識,本文將對檢出限的概念、分類和影響因素進行詳盡的探討。

歐盟《執行關于分析方法運行和結果解釋的歐盟委員會指令》(2002/657/EC)的最新檢測限的概念 CCα 和 CCβ檢測限( >>α) 是指大于等于此濃度限,將以α誤差概率得出陽性結論。檢測能力(CCβ) 是指樣品中物質以β誤差概率能被檢測、鑒別和/或定量的最小含量。對于未建立容許限的物質,檢測能力是以1-β可信度能被檢測出來的最低濃度。如果容許限已經建立,檢測能力就是以1-β可信度能被檢測到的容許限濃度。
國內有研究人員劉菁和冉敬等也把檢出限分類為儀器檢出限、方法檢出限和樣品檢出限。田強兵將檢出限分為了儀器檢出限、方法檢出限和儀器的測定下限和方法的測定下限。



檢出限只能粗略的表征體系性能,僅是一種定性的判斷依據,通常不能用于真實分析。測定下限則是痕量或微量分析定量測定的特征指標。儀器的測定下限表示儀器進行定量分析時所能達到的最低界限,是指在高置信度下測定物質的最低濃度或量,其計算公式同式(2)只是一般取K=6。在高置信度下,用特定分析方法能夠準確定量測定的待測物質最小濃度或量,稱為該分析方法的測定下限。其計算公式同式(3) ,計算時一般取 Ki=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