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消息,近日,福特汽車發布2023年可持續發展和財務年度綜合報告。報告顯示,從2022到2026年,福特汽車將在全球投入超過500億美元(約3400億人民幣),用于開發、制造電動汽車和電池。
據悉,基于公司20多年來在可持續發展報告領域的領導地位,福特汽車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于2050年前實現汽車產品、運營和供應鏈的全面碳中和。根據規劃,到2023年年底,福特汽車將年產60萬輛電動汽車,到2026年年底,年產電動車將超過200萬輛,預計到2030年,福特汽車的電動車將占公司全球銷量的一半。
對此,福特汽車公司全球可持續發展、認證和合規總監表示,“2022年,我們在實現碳中和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進展,包括推出新的電動車產品、升級改造生產和運營設施、投資零碳和可再生電力,同時借助自身的采購能力,加速低碳材料的規模化應用。此外,福特汽車正在構建一個能體現出公司價值觀、更負責和透明的全球電動車和電池供應鏈。這些都是我們為建立一個更加可持續、公平、包容的未來移動出行體系所作出的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福特汽車啟動了電動車和電池供應鏈的匯總和審計工作,以更好地掌握電動車供應鏈中重要原材料的來源,包括鎳、鋰、鈷和石墨。迄今為止,該項目已經沿著這四種關鍵礦物電池供應鏈,對包括各級供應商和礦區開展了30次供應商審計調查。
不過,從2021年到2023年,福特Model e的三年累計虧損將達到60億美元(約424億人民幣),其中包括去年的預估虧損21億美元。福特首席財務官解釋稱“福特Model e是福特內部的電動汽車初創公司。眾所周知,電動汽車初創公司投資于產能、研發、擴大銷量和獲得市場份額的同時會面臨虧損。福特今年將繼續投資提高產量,并在專用電動汽車平臺上開發下一代產品。”
智能電動化浪潮下,任何一家車企都不敢怠慢,而福特作為百年車企巨頭,自然也想在電動化大勢下屹立于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