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價格已翻倍的銻,在遭遇出口管制后,被拉至市場的“聚光燈”下。
財聯社記者多方采訪獲悉,業內對本次銻出口管制給產業鏈帶來的影響看法不一,有人認為因受管制的銻品具體型號在出口中并不常見,或對業內影響有限;也有人認為在整體缺礦的背景下會引發海外搶購,短期價格有望上漲。相關上市公司則表示,“尚不清楚影響多大”。
不過,多位受訪人士表示,在礦端趨緊以及下游光伏需求增量的拉動下,對未來長期銻價持較樂觀態度。
影響幾何?
15日下午,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發布了《關于對銻等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公告》(下稱“公告”)。公告顯示,根據相關規定,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經國務院批準,決定對銻等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公告自2024年9月15日起正式實施。
某大型銻業公司總經理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本次出口管制的條件增加了一些對客戶背景條件等方面的調查要求,其他條款大部分跟之前出口要求差不多。
公告顯示,出口經營者需要向相關部門提交的文件中包括: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證明,進口商和最終用戶情況介紹。
有產業鏈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管制消息一出,短期內肯定會引發海外搶購,并且現在夏汛快結束,正逢海外進口補貨期。
多位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本次對銻出口進行管制,從被管制的具體型號來看,均為高純銻品及銻錠,純度都大于等于99.99%,“在實際生產中很少見”,正常出口的銻產品純度沒管制要求得那么高,大部分為99.5%、99.8%,“預計對行業影響有限”。
A股銻業“雙龍頭”為湖南黃金(002155.SZ)與華鈺礦業(601020.SH)。
財聯社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從華鈺礦業獲悉,公司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所生產的銻都銷往國內,不涉及出口,“我們也是剛看到消息,現在還不確定影響有多大”。
湖南黃金工作人員對以投資者身份咨詢的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本次相關出口管制對公司的影響,公司2023年出口量約占銻品總產量的16%。
上海鋼聯稀貴金屬分析師陳琪琪告訴財聯社記者,主要影響:一是,在近一個月的空窗期內,國外企業或將積極囤貨,或著手準備采購銻的申請材料,或將導致國內整體對外出口意愿增加,之后,相關企業出口業務將會受限,出口量將會不同程度地減少;二是,價格波動,短期內銻品的大量出口,引發搶囤,長遠看,或將減少出口,尤其是許可證批復之前,出口量堪憂,短期利多為主,長期看供需表現。
值得關注的是,15日在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銻等物項出口管制政策應詢答記者問中提到,對有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旨在更好維護國家安全、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相關政策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地區。出口符合相關規定的,將予以許可。
據悉,銻作為重要的“工業味精”,在軍工、航天航空、阻燃等應用領域基本難以替代,在國內外都被列入緊缺礦產名單。
礦端緊缺,銻價年內已翻倍
今年以來,銻價呈現“直線”拉漲走勢。據Choice數據,截至8月15日,長江有色市場1#銻均價16.05萬元/噸,較年初8.13萬元/噸的價格已近翻倍,為歷史新高。
財聯社記者在與多位銻產業鏈人士交流時了解到,上游礦料供給緊張是本輪銻價上漲的主要因素之一,甚至連行業龍頭閃星銻業也因缺礦而一度停產,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6月25日開始停產的冶煉產能已經復產,但目前礦料仍然非常緊張。
據悉,位于湖南冷水江市的錫礦山有著“世界銻都”之稱,目前主要由中國五礦旗下的閃星銻業運營,該礦山銻金屬保有儲量約30萬噸,銻品在國內市場占比約三分之一。
湖南黃金工作人員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作為國企,目前在銻礦庫存周轉上還是比較正常,公司的自有礦山能為原料供給提供一定程度保障,需要外購的部分也算比較正常。
陳琪琪表示,本輪銻價上漲主要因原料供應緊缺,市場上漲價情緒充斥在上下游中,且銻消費方面光伏玻璃需求加持,阻燃劑需求平穩;由于新龍礦業和閃星銻業南礦停產等事件均影響著礦料緊缺,前段時間礦料緊缺到冶煉廠停產,后續緩解的可能性較小。
據SMM調研數據,2024年7月中國銻錠(含銻錠、粗銻折算、陰極銻等)產量實際為5786.943噸,整體與上個月6月份的6559.3噸相比,環比下降11.78%。具體來說,SMM的33家調研對象中有11家廠家停產,和上月相比減少3家;19家廠家呈產量縮減狀態,和上月相比增加4家;3家廠家產量基本正常,和上月相比減少1家。
有機構數據顯示,銻資源稀缺度高,全球靜態儲采比僅24:1,中國儲量、產量均居全球第一。隨著國內銻資源儲量減少、品位下降、選礦成本提高、安全及環保要求提高等的影響,中國銻礦產量下降,導致全球供給量從2011年18萬噸大幅下降至2021年8.3萬噸。
高景氣度能維持多久?
盡管今年銻價已近翻倍,但多位受訪者對未來銻價持較樂觀態度。
有銻品生產商告訴財聯社記者,預計銻價高位運行,客戶按需采購,短期以穩為主,也許會有一點松動;但從長期來看業內基本一致看好,因為資源端的供給萎縮難以逆轉。
湖南黃金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價格來看,銻行業呈現供需雙弱的局面,下游需求方面,隨著銻價的拉漲,一些較低端的阻燃劑品種內的銻元素已逐漸被替代,下游最大的增量來自于光伏領域。
隆眾資訊光伏產業鏈分析師方文正告訴財聯社記者,銻在光伏玻璃中的使用量很低,對焦銻酸鈉成本的影響也極為有限,下游市場對銻價格變動的反應并不敏感。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的重視以及光伏發電裝機量的快速增長,光伏領域的用銻量同樣是有望高速增長,成為拉動銻需求的主要力量。
據隆眾資訊數據,在光伏組件的成本結構中,銻所占比例相對較小。剖析看,光伏玻璃在光伏組件成本中的比重約為6%,而焦銻酸鈉在光伏玻璃成本中的比重約5.2%,焦銻酸鈉中銻的含量為58%,若銻錠單價每上升1萬元,焦銻酸鈉的成本增加5800元,光伏玻璃澄清劑的成本增加0.16元/每平方米,影響很小。
有機構數據顯示,2023年-2026年全球銻資源供需缺口將由0.8萬噸增加至2.1萬噸,缺口比例由5%上升至12%;光伏需求增長帶動玻璃澄清劑對銻需求,占比將由2023年的24%提升至2026年的39%,供需缺口持續擴大,銻價有望持續上行。
陳琪琪表示,近期銻品相關價格由于需求較弱已經出現小幅度回調,主要情緒還是僵持為主,出口管制出臺之后,短期價格或許會由于近一個月出口增加而上漲,長期還是由國內供需決定漲跌,不排除價格回調的可能性。
來源:財聯社
圖文如有侵權,敬請聯系刪除